服务器机柜作为承载服务器、网络设备等关键硬件的核心载体,其加工的技术性能直接影响设备运行稳定性、散热效率、安全性及运维便利性。以下是
服务器机柜加工时的核心技术性能要求:

一、结构强度与稳定性要求
承重能力
机柜静态承重需根据设备总重量设计,常规服务器机柜承重应不低于 800kg(机架式设备集中放置时),重型机柜可达到 1500kg 以上。
框架结构需采用高强度钢材(如 SPCC 冷轧钢板,厚度 1.2-2.0mm),通过焊接、螺栓连接等工艺确保框架无变形、松动,柜门与框架间隙均匀(≤2mm),防止设备放置后倾斜或结构坍塌。
抗振动与抗冲击
机柜需通过振动测试(如正弦振动、随机振动),在设备运行或运输过程中,能吸收外部振动(振幅≤0.15mm),避免内部设备接口松动、部件脱落。
框架拐角处需做加强处理(如增加加强筋、折边工艺),抗冲击性能应满足在 50N 外力冲击下无明显变形。
二、防护性能要求
防尘与防水
防护等级需符合 IP 标准,机房用机柜通常要求 IP20(防止直径≥12.5mm 的固体异物进入),户外或粉尘环境机柜需达到 IP54 及以上(防尘 + 防溅水)。
柜门、侧板与框架的接缝处需加装密封胶条,顶部、底部出线孔需配备可闭合的防尘盖,防止灰尘、水汽侵入设备。
电磁兼容性(EMC)
机柜需具备一定电磁屏蔽能力,采用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(如镀锌钢板),柜门与框架接触部位需加装导电泡棉或接地铜带,屏蔽效能≥40dB(10kHz-1GHz 频段),防止设备电磁辐射外泄或外部电磁干扰设备运行。
三、散热性能要求
通风设计
机柜前后门需采用高密度网孔设计(网孔率≥70%),确保冷热空气对流;顶部可预留风扇安装位(支持 120mm/140mm 轴流风扇),配合机房空调形成 “前进后出” 或 “下进上出” 的风道。
内部需预留理线架、分风板,避免线缆阻挡气流,保证机柜内各区域温差≤5℃。
散热兼容性
机柜深度需适配服务器散热需求(常规深度 600-1000mm),确保设备后部散热风扇与柜门距离≥150mm,避免气流受阻。
对于高功率设备(如刀片服务器),机柜需支持液冷散热接口(如冷板式、浸没式),并预留冷却液管路通道。
四、兼容性与标准化要求
设备安装兼容性
需符合国际标准机架尺寸(IEC 60297),立柱间距为 482.6mm(19 英寸),垂直方向以 U 为单位(1U=44.45mm),支持 1U、2U、4U 等规格设备安装,立柱调节范围≥50mm,适配不同深度的设备。
内部需配备可调节的滑动托盘、承重导轨,满足非机架式设备(如 UPS、硬盘阵列)的固定需求。
线缆管理兼容性
机柜两侧或后部需预留垂直理线槽(容量≥200 根网线),配备理线环、扎线孔,支持电源线、网线、光纤等分类整理,理线槽需可拆卸,方便后期扩容。
底部需预留进线口(直径≥100mm),并配备线缆密封套,兼顾布线与防尘。
五、操作与运维便利性要求
柜门与侧板设计
柜门需采用可拆卸或 180° 全开式合页,配备门锁(机械锁或电子密码锁),支持快速开启;侧板需轻便易拆卸(单块重量≤5kg),方便内部设备安装与维护。
柜门可加装观察窗(钢化玻璃,透光率≥90%),无需开门即可观察设备指示灯状态。
标识与管理
立柱上需清晰标注 U 数刻度(误差≤1mm),柜门或侧板可粘贴设备位置标签,支持资产管理系统的二维码 / 条形码识别。
顶部可预留吊装孔(承重≥2 倍机柜重量),底部配备可锁定的万向轮(承重≥100kg / 轮),方便机柜移动与固定。
六、环保与耐用性要求
材料与工艺环保性
钢材表面处理需采用环保喷涂工艺(如粉末静电喷涂),涂层厚度 60-80μm,符合 RoHS 标准(无铅、镉等有害物质),耐盐雾测试≥48 小时(涂层无脱落、生锈)。
焊接工艺需无焊渣、虚焊,焊接处做防锈处理(如镀锌),确保使用寿命≥10 年。
耐腐蚀性与防火性
机柜在潮湿环境(相对湿度 85%)中需无锈蚀,涂层附着力达到 GB/T 9286 中的 2 级(划格测试无脱落)。
若用于特殊机房(如数据中心),材料需具备一定防火性能,符合 UL 94 V-0 级阻燃标准(离火后 30 秒内熄灭)。